Planto logo
  • 手機App與理財資訊
    Nav item
      手機App與理財資訊
      商業解決方案
      企業服務
  • Planto logo
    EN
     | 
    Sidebar hamburger menu
    Image

    投資與儲蓄有咩分別?適當配置兩者比例幫你穩中求勝

    最後更新: 2024年 6月 26日•  閱讀時間:3分鐘
    文章目錄文章目錄
    • 儲蓄:穩固財務基礎

    • 投資:實現資產增值

    • 結合儲蓄與投資策略

    •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實現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但點先有足夠資金去達到這個終極目標?除了靠打工賺錢,儲蓄和投資對資產增值更加重要。在實際操作上,儲蓄和投資兩種財務管理方法有甚麼分別?我們應如何結合兩者並適當配置比例,以制定有效的資產增值策略?

    儲蓄:穩固財務基礎

    儲蓄是財務管理的基石,我們可透過銀行儲蓄戶口或其他工具,將薪金及投資盈利等收入儲起,以作為應急資金,或是用作實現買樓、結婚、供書教學等人生目標。擁有充裕而高流動的儲蓄,可確保我們有足夠購買力應付生活所需,避免過度依賴信用卡或貸款,長遠減輕財務壓力。

    儲蓄不單只是把錢儲起,你亦可善用儲蓄產品,穩健地實現資產增值。常見的儲蓄工具包括:

    • 銀行儲蓄戶口:提供基本的利息收入,流動性高,而具資金安全。
    • 定期存款:在固定期限內提供較高的利息回報,風險極低。
    • 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短期的政府債券、銀行存款、商業票據等,安全性較高,流動性亦佳。

    與投資相比,儲蓄資產回報較低,但風險亦較少,讓你毋須擔心虧蝕風險,逐步積累實現人生目標所需的資金。此外,儲蓄亦能助你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使你學會控制開支,確保財務健康。

    🎁DBS稅季貸款:送高達HK$23,000
    由即日起至2025年06月30日推廣期間,DBS Bank與Planto向成功申請及於申請後一個月提取批核貸款的人士送出高達高達HK$11,700現金券、HK$300「一扣即享」,及Planto額外獨家獎賞高達HK$11,000超市現金券/HKTVMall e-vouchers/Apple Gift Card!

    🎁WeLab Bank私人貸款:獨家送高達HK$31,888獎賞
    合資格客戶於2025年4月30日或之前成功申請WeLab Bank私人貸款,並於批核後的7日內,提取還款期24+個月及指定金額的貸款,即享由WeLab Bank及Planto獨家提供最高HK$31,888現金獎賞!

    投資:實現資產增值

    儲蓄的目標主要是保值並實現少量回報,而投資則是較進取地實現資產增值的方法。投資方式有很多種,普通散戶最常接觸到的包括:

    • 股票:投資上市公司股權,風險較高,但回報潛力大。
    • 債券:認購企業或政府發行的債務,以獲取固定收益,風險相對較低。
    • 互惠基金:集合多位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多種資產,風險分散。
    • 房地產:購買收租物業以期望價值上升,或透過租金獲得收益。
    •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提供股票、債券等多種資產以分散投資。
    • 黃金及貴金屬:一般被視為可對沖通脹及貨幣貶值的資產,風險不高但回報波動。

    投資成功的投資關鍵,是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及做好風險管理,首先要訂立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與此同時要採取分散風險策,並保持耐性和紀律,避免因市場波動而作出情緒化決策。

    🎁Mox Bank限時優惠:賺高達 33,250「亞洲萬里通」里數
    用Planto指定邀請碼「4100PLT」開戶兼達成消費要求並維持不少於 HK$250,000的港元活期存款戶口結餘並符合指定簽帳條件,即可賺高達 33,250「亞洲萬里通」里數,相等於送你一轉日本來回機票!並可升級獲得 HK$4 = 1里 (反之亦享HK$8 = 1 里),里數每日自動存入你的國泰會員賬戶,實行今日買、聽日換機票、後日即飛!

    🎁Interactive Brokers:閒置資金享4.83%利息 一個戶口投資美/日/韓股市債券
    IB賬戶內的閒置現金超過10萬美元時,便自動享有高達4.83%的利息。戶口支援27種貨幣,可在全球34個地區及國家,150個市場進行交易。操作簡易,一個賬戶可買賣股票、期權、期貨、外匯、債券和基金。

    儲蓄與投資有何分別?

    儲蓄與投資雖然都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者的目的、風險與回報都有顯著差別:


    儲蓄投資
    目的與功能保留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並實現目標實現增值資產及財務目標
    風險一般都非常穩健可能面臨市場波動、經濟衰退、企業衰落等風險
    潛在回報相對較低,可能低過或與通脹差不多回報可以很高,視乎投資資產與策略而定

    結合儲蓄與投資策略

    儲蓄與投資並非不可並存,更可以相輔相成的。健康的資產配置,應該包括一定比例的儲蓄及投資資產。舉例說,在年輕時期,你可採取「80%投資、20儲蓄」的進取策略,著重回報較高的投資資產,善用時間的優勢實現長線資產增值。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財務狀況的改善,可以逐漸增加回報穩健的儲蓄資產比例,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生活需要。

    善用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指將投資所得的利息及回報,用作再次投資,在不斷積累及再投資的過程中,最初的本金及利潤將像雪球般不斷滾大。複利效應有助顯著提升長線資產增值,假設你每個月儲蓄HK$10,000,並保守地每月買入貨幣基金,平均年回報率為4%,長線的資產增值幅度如下:

    年期投入本金儲蓄(平均年回報4%)
    10年HK$1,200,000HK$1,491,348(+22.71%)
    20年HK$2,400,000HK$3,678,925(+52.82%)
    30年HK$3,600,000HK$6,774,238(+92.79%)

    儘管貨幣基金等儲蓄工具的回報率通常較低,但勝在風險較低,資金安全性高。因此,我們不應輕視儲蓄的威力,只要加以運用複利效應,儲蓄的回報也能顯著增長。

    假如你將HK$10,000資金的50%用貨幣基金儲蓄,並取得4%平均年回報率,另外50%投資股票或標普500指數ETF,並取得8%平均年回報率,長線的資產增值幅度如下:

    年期投入本金儲蓄(平均年回報4%)投資(平均年回報8%)合計
    10年HK$1,200,000HK$736,249(+22.71%)HK$914,730(+52.46%)HK$1,650,979 (+37.58%)
    20年HK$2,400,000HK$1,833,873(+52.82%)HK$2,945,102(+145.42%)HK$4,778,975 (+99.12%)
    30年HK$3,600,000HK$3,470,247(+92.79%)HK$7,451,797(+313.99%)HK$10,922,044 (+203.39%)

    儲蓄為我們提供安全與流動性,投資帶來增值潛力,兩者相輔相成。在理財路上,我們應充分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及財務目標,結合儲蓄與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讓我們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Planto是由香港團隊研發的個人理財App,可連結銀行與理財戶口,幫你管理每月收支、訂立儲蓄目標,所有電子錢包、投資戶口、強積金、物業等資產狀況一目了然,仲識自動提你準時找信用卡卡數,避免罰款。

    Planto用戶除了可享極簡理財之便利外,更可接收獨家理財產品優惠通知、理財教學內容。立即下載Planto,體驗智能理財!

    Image

    了解Planto的實用功能

    計算資產淨值追蹤投資表現自動記錄收支手動記賬連結八達通App管理多個強積金戶口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港股
    美股
    加密貨幣
    Share:
    Share via FacebookShare via TwitterShare via WhatsAppShare via LinkedInShare via URL
    Share via FacebookShare via TwitterShare via WhatsAppShare via LinkedInShare via URL
    Planto half screen app
    追蹤開支、計劃目標,一切簡單無比簡簡單單地理財
    App Store BadgePlay Store Badge
    追蹤我們,接收更多實用資訊!
    文章目錄文章目錄
    • 儲蓄:穩固財務基礎

    • 投資:實現資產增值

    • 結合儲蓄與投資策略

    •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Close

    免費訂閱Planto電子報

    緊貼理財知識+最新優惠

    Planto理財App免費試用

    全港下載量超過200,000

    Apple StoreGoogle Play
    MobileMobile
    Planto white logo
    香港灣仔駱克道3號22樓
    Planto Limited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