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資理財平台收費比較
比較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近年在投資領域大放異彩,多間金融科技(FinTech)企業推出「機械人投資顧問(robo adviser)」,亦稱「智投資平台」或「智能投顧」,透過電腦程式,分析客戶的投資目標、風險等因素,制定投資組合,24小時無休地監察投資表現,然後根據市況,自動調整或建議客戶修訂投資策略。
智能投顧操盤全程不涉及人手操作,一方面能作出撇除情感因素的理性投資決策,另一方面有效減少人力成本,使收費更便宜。
到底全自動操作、簡單、收費平民化的投資機械人能否取代人類投資顧問?投資者應怎樣選擇AI機械人理財顧問?
投資顧問比較:人類投資顧問 VS 機械人投資顧問
傳統真人投資顧問 | 機械人投資顧問 (智能投顧) | |
最低投資門檻 | 視乎情況,普遍比機械人貴 | 投資門檻低至 HK$1,000 |
顧問費用 | 2%或以上 | 可低於1% |
產品類別及選擇彈性 | 任何產品均可涉獵 | 以全球不同市場的ETF為主 |
服務時間 | 視乎營業時間 | 24小時 |
影響投資決策因素 | 數據、經驗、情緒、市場氣氛等 | 按照投資指示及數據分析 |
適合對象 | 資金充裕、希望訂立複雜資產組合者 | 時間及投資金額少,希望簡化操盤程序的「懶人」投資者 |
認識機械人投資顧問 / 智能投顧
智能投資顧問有咩優點?
- 全天候服務:投資顧問不再限於單對單服務,而且可24小時進行投資。
- 收費「平民化」:智能投顧管省營運成本,使收費下降,適合預算較少的投資者。
- 節省時間:設定投資組合後,一切由智能投顧自動操作,毋須費神研究市場走勢及投資知識。
- 理性決策:智能投顧的投資決策及建議不受情緒左右,並能避免人為錯誤風險。
- 分散投資:智能投顧制定的投資組合,一般以ETF為主,通常包括多個國家及種類的產品,有助分散及平衡風險。
- 使用大數據:彌補人類知識及經驗不足,而且按目前科技發展趨勢,智能投顧有望能持續學習及進步,提升投資表現。
智能投顧有咩局限?
- 欠人性化:電腦系統按投資者設定的選擇,制定投資方案,有別於真人顧問可從傾談中,了解投資者需要並建立互信。
- 未必能糾正投資者對自己的誤判:智能投顧假定用戶有清晰目標,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但他們實際上未必了解,或未能提供正確資訊及指示予智能投顧,造成投資表現與期望有落差。
- 難預測人為及政經因素:儘管智能投顧擁有龐大數據,但對預計可導致市場動蕩的政經因素顯得無力,例如北韓試驗核武和導彈可動搖日本和南韓市場,香港市面上的AI投資機械人並不會為這類事件未雨綢繆,只能基於事件導致的市場數據變化作對策。
點解智能投顧偏愛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是指在股票市場買賣、以追蹤某指數為目標的基金,如盈富基金投資在香港藍籌股,模擬恒生指數的表現。由於投資單一證券風險較高,機械人投資基金可分散風險。在各類基金中,ETF具清晰及規律的投資目標、透明度高、流通量大,可在較簡易的操作下完成平衡風險的投資部署。
多數智能投顧以ETF為主要投資範圍,但不少投資平台亦有涉足個股和基金,讓投資者有更多元化選擇。
智能投顧使唔使牌照?
在香港就證券或期貨提供投資意見的智能投顧,與人類投資中介人一樣,須獲證監會發牌或註冊。
會唔會有隱藏收費?
智能投顧平台可能會收取諮詢費,以及買賣ETF時的交易手續費、股票存倉費等。縱觀坊間的平台,普遍已將收費項目列明在網站,投資前切記了解收費詳情,遇有不明白的地方,請馬上聯絡有關智能投顧公司,向客服查詢詳情。
咩人適合用智能投顧投資?
沒有時間或興趣研究投資知識的「懶人」投資者、投資預算不多的職場新鮮人、希望盡量簡化理財及投資步驟的大忙人,以及熱衷新科技的年輕人等,都適合用智能投顧投資。
智能投顧係咪可完全取代人類?
投資市場千變萬化,儘管智能投顧運用大數據幫助決策,而各間智能投顧公司亦標榜投資戰迹彪炳,但過去表現並非將來的保證,機械人不一定永遠「戰勝」人類,我們應視智能投顧為與人類互補的工具,而不應盲目相信由人工智能所做的決策。
用智能投顧安唔安全?
與坊間銀行或證券行一樣,使用智能投顧時,須以用戶設定的賬戶、密碼、雙重認證、生物特徵等方式核實身份,才可進行投資。另外,香港主流的智能投顧平台都持有證監會牌照,受證監會監管。可見智能投顧對保障客戶的措施,跟證券行大同小異。
當市場發生重大事件(如貿易戰)時,智能投顧會點作應變?
智能投顧一般不會根據新聞報道或網上消息而調整投資組合,但這些事件引發的市場變化,都會影響智能投顧的投資決策。
如用戶決定離場,要幾耐先可拎錢走?
用戶一般需時2至3日,就可將資金從智能投顧賬戶內轉出。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產品資訊及條款,以相關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