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曾憑藉智能合約、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非同質化代幣(NFT)引領區塊鏈革命,成為投資者的寵兒,幣價更是一漲再漲。然而,時至2025年,ETH卻黯然失色,價格跌回1,600美元,深陷FUD(Fear, Uncertainty, Doubt)的泥沼,市場一旦出現大波動,ETH更時常出現超跌情況。
網上時常提及比特幣價格突破40000美元時,以太坊曾觸及3000美元;當比特幣漲至60000美元時,以太坊依然穩定在3000美元;而當比特幣突破95000時,以太坊還是維持在3000美元水平。為何昔日的明星資產淪至如此境地?我們可先認識ETH的特性,再探討其不受受追捧原因,這樣能助大家理性分析當前是否入手ETH的良機,權衡其投資潛力與風險。
認識以太幣(ETH)
以太幣(Ether,簡稱ETH)是以太坊(Ethereum)公鏈的原生加密貨幣,是加密貨幣市場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於比特幣。在2015年時,Vitalik Buterin(俗稱V神)等人創建去中心化開源平台以太坊,目標是成為支援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的「世界電腦」。
ETH不僅是虛擬貨幣,更是支撐以太坊生態運行的核心資產。與比特幣的「數位黃金」定位不同,ETH是為了實現以太鏈的多功能性,包括支付、抵押、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啟動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投票和治理等。
與比特幣總發行量上限2,100萬枚不同,ETH的發行量並沒有設置上限,截至2025年4月13日,ETH流通量約1.2億枚,市值約1,900億美元。
ETH的特色功能
支付交易費用(Gas費)
以太坊公鏈的每筆交易或執行智能合約都需要支付ETH作「Gas費」,Gas費的設計確保網絡資源的有效分配,防止濫用,並激勵節點如常運作。在2021年以太坊兌鏈升級並引入費用燒毀機制,部分基本費用會被銷毀,使ETH在高交易量時呈通縮趨勢,一旦鏈上交易頻繁,Gas費激增後會推高ETH需求。
智能合約的執行費用
以太坊是最早實現智能合約的區塊鏈,自主運行和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可自動執行轉賬或發行代幣等操作,靈活多變的智能合約吸引數以十萬計的開發者,投身其中,並創造出數千億美元的價值。而操作智能合約都需要消耗Gas,而Gas則需以ETH支付,使ETH產生了大量需求,鞏固了ETH的價值。
以太坊生態的核心資產
ETH作為以太坊生態的通用貨幣,用於支付、投資和交易。例如,在DeFi協議中,用戶需以ETH購買代幣、提供流動性或參與借貸;在NFT市場中,用戶使用ETH買賣數字藝術或虛擬資產。2021年的NFT熱潮中,ETH交易量激增,單日結算額曾達數十億美元。ETH在以太坊內的媒介地位仍難以撼動,支撐了其市場需求。
跨鏈與Layer-2生態的橋樑
隨著以太坊生態擴展,市場上開發了多個Layer-2解決方案,而ETH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橋樑角色, ETH透過跨鏈橋可在如Solana等其他公鏈間轉移,也在Optimism、Arbitrum等L2鏈上作為交易結算的加密貨幣,使ETH成為多層加密貨幣生態的統一貨幣,促進資金與數據流動。
為何ETH被FUD? 總是跌得比較多?
DeFi與NFT熱度消退
ETH的價格與鏈上活動有很大關係,2020年至2021年期間DeFi與NFT熱潮推高了以太坊的網絡使用率,Gas費與ETH價格同步飆升。當時,Uniswap日交易量達數十億美元,OpenSea的NFT交易額屢創紀錄。然而,2023年後,DeFi失去活力,NFT市場交易量亦萎縮90%以上,據統計,以太坊在2025年4月的日活躍地址數僅剩120萬,較高峰時下降了60%。DeFi和NFT市場降溫直接減少了ETH的需求,當熱度減退時,ETH的價值受到投資者質疑。
價格表現疲弱
比特幣被大多數視為「數位黃金」,吸引國家和機構資金入場,如2024年BTC ETF淨流入就超過360億美元,但ETH雖也成功推出ETF,但卻未能獲得機構同等青睞,當比特幣從40,000美元漲至90,000美元時,ETH價格仍停滯在2,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間,未能跟隨市場熱潮。ETH/BTC比率於2025年4月13日跌至0.0193,創五年新低,顯示相對於BTC的價格,ETH的價格表現十分疲軟,促使投資者思考會否仍繼續持有ETH,轉而投資其他加密貨幣,大戶拋售,導致散戶恐慌性拋售,加劇ETH價格下跌,形成了惡性循環。

多條公鏈搶佔市場份額
Solana、Avalanche等公鏈崛起,對以太坊構成嚴重威脅,這些公鏈俗稱「以太坊殺手」,以低交易費用和高吞吐量吸引了開發者與用戶,搶佔了以太坊的市場份額。Solana的TPS(每秒交易量)高達65,000,遠超以太坊的15至30,而其Gas費僅為以太坊的100份之1,早前的Meme發幣潮,Sol鏈也是憑交易費用和高吞吐量成功跑出,推動SOL價格一度升至接近300美元,顯示市場熱情轉向,以太坊的吸引力下降,競爭壓力加劇了市場對ETH的懷疑。
面臨技術瓶頸
以太坊最初憑智能合約吸引大批用戶,但提出的升級路線圖,多年後卻沒有實現,如提升TPS和降Gas費仍未得到很好解決,原計劃於2023至2024年會將網絡分割以提升TPS效率,但因技術難題預計推遲至2026年才能部分實現。2025年,以太坊的交易量與Gas費收入創近三年新低,顯示鏈上活動低迷,技術進展的緩慢與成本障礙使投資者質疑以太坊能否兌現「世界電腦」的承諾。
ETH還值得投資嗎?
現時ETH價格維持在1,550美元至1,650美元之間,相較於2021年歷史高位$4,891,跌了近66%,以價格來說,是一個十分吸引的進場機會,加上以太坊的生態系統仍擁有數十萬的月戶和開發者,若配合市場復甦,可能重新推動ETH返回高位。
但是面對公鏈競爭、技術瓶頸和以太坊基金會的治理爭議等,都令人認為ETH短期難有突破。對於風險承受力高的長期投資者而言,現時入手ETH或許是低位布局的機會,但需準備好承受波動並做好分散風險;短期投機者則應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或等待有技術進展或DeFi復甦等明確訊號時才出擊,有助提高勝算。
熱門加密貨幣戶口收費比較 2025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產品資訊及條款,以相關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