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迅速擴大,吸引本地投資者關注。比特幣、以太幣等熱門加密貨幣逐漸獲傳統金融界認可,不再是邊緣化資產。香港政府亦積極建立監管框架及支持產業發展,首隻比特幣現貨ETF已正式在香港上市;投資平台方面,除了OSL及Hashkey兩大持牌交易所外,富途牛牛及老虎證券等手機證券行亦推出加密貨幣投資服務,使香港人交易加密貨幣的門檻大大降低。
初次接觸虛擬資產的投資者,首要考慮不只是決定買哪一隻幣,更重要是選用可靠的加密貨幣投資平台。平台的安全性、透明度與合規性,會直接影響資金安全與你的交易體驗。
Planto為你比較幾個香港主流、合規交易平台的功能與收費,並提供選擇平台時應注意的實用指引,協助你安全起步,選擇一間可靠、受監管的交易所。
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戶口收費比較
想安心地投資加密貨幣,應選擇合規、安全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市面上不少主流平台,已支援港幣出入金,並提供本地客戶服務。各平台的收費結構、迎新獎賞、使用體驗各有特色,下表為你比較及分析:

加密貨幣交易戶口:香港投資者開戶步驟
在獲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開立投資戶口,就可用港幣購買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加密資產。開戶申請可透過交易所網站或手機App完成,主要步驟包括:
- 選擇合規平台:確認平台是否持有香港證監會(SFC)發出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合規平台在資產保障、風險管理及客戶審核方面具更高標準,適合本地投資者使用。
- 提交個人資料與身份證明文件:透過平台網站或App登記,一般需要輸入姓名、電郵、手機號碼等基本資料,並上載香港身份證副本、住址證明(如近三個月內的水電煤單或銀行月結單)等文件,以完成身份驗證。
- 完成風險評估:平台要求投資者填寫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內容通常包括對加密貨幣風險的認知程度、投資經驗及財務狀況。這是監管要求的一部分,作是評估用戶是否適合參與加密貨幣投資。
- 存入初始資金:平台一般會要求用戶在開戶時首次入金HK$10,000,以啟動賬戶。入金可透過轉數快(FPS)或銀行轉賬完成。
- 等待審批並完成開戶:完成後,平台會進行內部審核,通常一、兩日內有結果。部分平台更提供即時審批功能,用戶可即日完成註冊並開始交易。

比較加密貨幣戶口考慮因素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時,你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作出比較:
監管與合規性
選擇交易所時,第一步是確認其是否獲得合法監管牌照。在香港,證監會已推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只有持牌平台才能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服務。選擇受監管的平台,代表用戶資金會受到更嚴格的保障,同時平台亦需遵守反洗黑錢(AML)規定,減少法律風險。
資金安全與風險管理
資產安全是投資者最應關心的一環。專業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通常會將大部分用戶資產存放在離線的冷錢包中,以減少被駭客入侵風險。平台亦應支援雙重驗證(2FA)、生物認證等登入機制,保障戶口安全。如平台過往曾有資安事故或資金遺失記錄,投資者應格外小心。
幣種支援
不同平台支援的加密貨幣數量有差異,香港獲發牌的平台一般只供交易BTC、ETH等主流幣種;海外平台則支援更多小眾幣或DeFi項目,但不受香港證監會監管。除了幣種選擇,亦要注意交易所的流動性,避免在買賣過程中成交困難。
費用結構
交易加密貨幣的手續費,長遠會直接影響投資成本。大多數平台都設定Maker/Taker收費比率,部分還會因用戶交易量設定不同等級的費率。除了交易費用外,投資者亦要留意入金與提現時是否收取額外費用,在海外平台出入金會涉及匯款,投資手續費或比本地平台稍貴。
出入金方式
香港加幣貨幣平台如Hashkey及OSL等,支援轉數快(FPS)、本地銀行轉賬,出入金操作方便。部分平台支援用USDT入金,適合已在其他平台持有穩定幣的用戶。亦有平台提供信用卡入金選項,看似方便,但手續費通常較高昂。
用戶體驗與介面設計
投資平台介面友好程度,可大大影響操作效率。優質交易平台應提供穩定、直觀的介面,在網頁版或手機App清楚展示行情、資產狀況與交易記錄。部分交易所更提供新手模式或教學資源,方便首次接觸加密貨幣的用戶快速上手。
全球前10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
排名 | 交易所名稱 | 24 小時交易量(美元) | 幣種數量 |
1 | Binance | 約133.7億美元 | 476 |
2 | Bybit | 約22.8億美元 | 725 |
3 | Coinbase Exchange | 約22.7億美元 | 294 |
4 | Upbit | 約45.6億美元 | 240 |
5 | OKX | 約23.7億美元 | 348 |
6 | Bitget | 約25.6億美元 | 753 |
7 | MEXC | 約25.6億美元 | 2371 |
8 | Gate.io | 約28.4億美元 | 2413 |
9 | KuCoin | 約10.1億美元 | 939 |
10 | Crypto.com Exchange | 約23.3億美元 | 409 |
更多加密貨幣基礎知識及常見問題
加密貨幣是一種不受中央機構控制的數位資產,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基礎來驗證和記錄交易。區塊鏈即分散式賬本技術,透過多個節點協同工作,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和透明化,因此不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參與。
為人熟知的比特幣就是首個推出的加密貨幣,同時開創了「挖礦」概念。現時已有過萬種加密貨幣在線上市場進行交易,雖然加密貨幣具備交易成本低、速度快等優點,但其價格波動劇烈,是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的。
為有效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香港已定立了全新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並已於2023年6月1日生效。想在香港提供受規管的虛擬資產活動,如建立買賣加密貨幣平台,便需要申領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VASP)。
這監管制度對象目前只限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對投資者並無法例規管,投資者在海外平台買賣加密貨幣並不會犯法,只是如交易平台出事,投資者的行為將不受證監會保障。
證監會規定持牌平台設有保險/補償安排,為對發生平台遭黑客攻擊、盜竊、斯詐或違約等潛在損失提供保障,例如持牌平台為以熱錢包(線上儲存方式)及冷錢包(線下儲存方式)持有的客戶虛擬資產潛在損失分別會提供100%及50%的補償。
香港投資者只要使用OSL、HashKey Exchange等合規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都可透過香港銀行賬戶進行出金及入金操作,操作步驟與證券平台相類似,選擇貨幣、金額及銀行戶口,再確認指示即可。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支援客戶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都可進行加密貨幣交易。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產品資訊及條款,以相關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