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美股邊間好?
2025年最新美股App/投資戶口+開戶迎新優惠
在2025年,香港人應怎樣開始投資美股?近幾年,美國股市比香港股市走勢更耀眼,越來越多香港投資者轉戰市場規模龐大、股票選擇豐富,而入場費及佣金更親民的美股,尤其以美股ETF及一眾科技股備受散戶追捧。
投資美國股市畢竟是隔山買牛,股壇新手開設美股戶口及入市前,務必花時間做功課,了解遊戲規則。Planto同大家分享美國股票市場的基本知識,並比較幾個香港人常用的美股證券行戶口及美股App收費。
2025年香港熱門美股戶口 / 美股App收費
香港人想買美股十分容易,可到坊間銀行或證券行開戶,快至一、兩日內開通戶口。下表比較多間香港多間銀行及證券行美股戶口的收費、優點及缺點。
認識美股3大指數
美股指數 | 簡介 |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 ,是大家常聽到的「道指」,是歷史最悠久的市場指數,已有過百年歷史,成分股雖然只有30家公司,但都是精選最具代表性的美國藍籌公司,計算他們的股價平均指數,包括蘋果、 Visa、麥當勞、迪士尼、可口可樂、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Microsoft等知名美國公司。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NASDAQ Composite Index) ,簡稱「納指」,成分股包含所有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公司股價,根據市值加權計算出來的指數,主要為高科技公司,如Apple、Facebook、Microsoft、Google、Cicso、Netflix、Google等,對想了解高科技產業的投資人來說的重要參考指標。 |
標準普爾500指數 | 標準普爾500指數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簡稱「標普500指數」 ,評級公司標準普爾按上市公司的市值及流量,選出美國 500 家上市公司,其規定公司需位於美國,另外還必須連續四季保持正盈餘、保有交易量與流通性。標普500涵蓋科技、金融、資訊領域,佔美股市值 80% 左右,產業多元,因此被視為最能代表股市走勢及美國經濟的指數。 |
美股入場費:可以逐股買入,門檻低好多
港股市場,一般以「每手」為交易單位,每手可能包含100至 2,000 股不等,例如匯豐控股(0005.HK)一手是400 股,若股價為 HK$80,入場費就達 HK$32,000,對散戶投資者來說門檻較高。
相比之下,美股則彈性得多,可以逐股買入。即使只是購買一股蘋果(AAPL)或 Tesla,也無最低股數限制,入場費自然便宜得多。以下用例子說明:
股票 | 股價 | 1股入場費 |
Apple (AAPL) | US$202.4 | US$202.4 / HK$1,579 |
Tesla (TSLA) | US$254.11 | US$254.11 / HK$1,982 |
美股的每日交易時段是幾點?
美股的正規交易時段為美國東部時間(ET)上午9:30 至下午4:00,但因美國採用夏令時間制度,對應香港時間會有所變動:
時段 | 美國時間 | 對應香港時間 |
夏令時間 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日開始 | 09:30 – 16:00 ET | 21:30 – 04:00 |
冬令時間 每年11月第一個星期開始 | 09:30 – 16:00 ET | 22:30 – 05:00 |
另外,雖然部分券商支援盤前與盤後交易,但成交量較低,對一般投資者來說,集中在正規時段交易較穩妥。
買美股要繳哪些手續費和稅項?
除了銀行或證券行收取的佣金、平台收費外(請參考上表比較),投資者亦會被美國的交易所或監管機構徵收費用,一般比買港股便宜。各項主要收費包括:
美股費用 | 收費標準 | 備註 |
SEC證監會費 | 約0.00278%,由2025年5月14日起暫停徵收 | 只適用於賣出交易,費率每季可能調整,原為約0.00278%,但2025年5月14日起暫停至另行通知 |
交易活動費(TAF) | US$0.000145/股 | 只適用於賣出交易,由 FINRA 收取 |
交收費(Clearing Fee) | 約 US$0.003/股 | 由交易商或清算機構徵收,有些券商會包含在佣金內 |
ADR託管費 | 每年每股 US$0.01 – US$0.05 | 適用於持有美國預託證券(ADR) |
股息稅 | 30% | 適用於派息股票 |
香港人投資美股的好處
- 門檻低:美股通常以1股為最低交易單位,而且手續費相對便宜,投資者可用低投資金額買入優質股票。如要進一步降低入場投資額,甚至可買入低過1股的「零碎股」。
- 優質股票選擇多:世界各地不少有實力的企業,均選擇在美國上市,投資者不愁找不到感興趣的優質股,而美股ETF也比港股ETF更多、買賣更活躍。
- 匯率風險低:港元與美元實行聯繫匯率,比起投資其他海外市場,香港人兌換美元投資美股,所承受的匯率風險比投資其他市場較低。
- 免利得稅:美國人買美股要支付利得稅,但香港人開美股戶口時,只須填寫W-8Ben表格,聲明外國人身份即可豁免利得稅。
- 制度完善、資訊透明:美國監管機構嚴肅打擊各類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財務造假等行為,市場透明度亦高。
- 上市公司家傳戶曉:儘管是海外股票市場,但在美國上市的,卻有不少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品牌,如可口可樂、facebook、Google、Tesla及蘋果公司等,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也有阿里巴巴、富途及蔚來等,不少企業都與香港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不難找到你了解的公司。
香港人投資美股的壞處
- 時差:美股開市時段是香港的晚間,香港人較難緊貼市況。
- 匯率:美股交易以美金進行,投資者須留意兌換貨幣成本,但如上文所述,受惠於聯繫匯率,港人投資美股須承受的匯率風險已不算高。
- 小額月供不化算:月供港股有助降低投資門檻,但美股本身可逐股買入,月供股票小額投資的優勢不明顯;相反,小額投資者須承擔的手續費佔本金比重可能較高,相對不值。
- 股息稅貴:美股股息稅高達30%,削弱投資收息股的回報。不過,美股市場不乏優質收息股,稅後回報率不輸香港的高息藍籌股。
- 資訊及語言隔膜:港人或不熟悉美國投資環境,對當地的政治、經濟等未必熟悉,如因不諳英語而要依賴翻譯資訊幫助決策,有可能未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走勢。
證券行 vs 銀行買美股比較:哪個更適合你?
證券行(如 FUTU、IBKR) | 銀行(如中銀、花旗) | |
交易佣金 | 較低,部分平台提供零佣金 | 較高,按每筆交易或百分比收費 |
平台月費 | 一般免費,或符合指定條件免收 | 部分銀行需收月費或設最低結餘要求 |
可投資市場 | 美股、港股、日股、歐洲股、新加坡股、A股、ETF、期權等 | 主要為港股、美股及A股,其他市場選擇較少 |
平台功能 | 即時報價、技術圖、企業財報、財經新聞 | 功能較基本,分析工具有限 |
開戶流程 | 可網上開戶,一般 1–3 日完成 | 可網上開戶,一般 1–3 日完成,也有可能需親身到分行,流程較慢 |
資金出入 | 需轉賬至券商戶口,有滙款程序 | 與銀行主戶口連結,資金調動方便 |
品牌信心 | 需選擇有監管、有口碑的券商 | 銀行品牌穩定性高,用戶信心較強 |
更多投資美股常見問題
市面上多間證券行推出迎新獎賞,送出股票、現金券及投資產品優惠。請參考Planto的比較表了解詳情。
美股最低交易量通常是1股,但亦可買賣少於1股的「零碎股」,大大降低最低投資金額。在香港,現時支援美股零碎股交易功能的證券行不多。
香港人買美股,獲派息時要支付30%股息稅,在派息時自動扣除,股民毋須額外辦理手續。
美國的稅務條例嚴格,包括香港人在內的境外投資者,須填寫W-8BEN表格,聲明自己不是美國人。表格一般在開立美股戶口時填寫,完成後可獲豁免美國的資本利得稅。
與港股一樣,美股市場亦有ETF(交易所買賣基金),買入美股ETF等同投資一籃子的股票、債券、商品等資產,具備分散風險的作用,而美股ETF比港股ETF流通量更高,收費亦更低 ,故深受本地散戶歡迎。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育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