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聽過「不要把所有的雞蛋全都放入同一個籃」,這套深入民心的投資概念始於195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arry Markowitz發表題為《投資組合選擇》(Portfolio Selection)的論文,他主張正確的投資組合必須同時分析風險和回報。此後,60%股票、40%債券的混合資產投資策略,過去數十年一直被投資者視為長線資產增值的金科玉律。
然而,隨著近年經濟環境及利率變化顯著,60/40這經典資產配置策略備受挑戰。最近美國有大學教授發表研究,指出全股票投資組合,長線竟可跑贏股債混合資產配置,在華爾街引起熱議。
美國與環球股票組合長線回報最佳
這篇破格的論文題為《超越現狀:對生命用期投資建議的批判性評估》(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由埃默里大學Aizhan Anarkulova教授、亞利桑那大學Scott Cederburg教授及密蘇里大學Michael S. O’Doherty教授合撰,研究範圍包括38個已開發市場在1890年至2019年間的資產走勢。
研究員模擬美國投資者在25歲至65歲期間,持續40年地進行投資,結果顯示,投資表現最佳的是「50%美股、50%環球股票」組合,在退休時平均可累積107萬美元財富;如果投資者選擇只買美股,退休組合可漲至105萬美元。
而這兩種全股票組合,都能跑贏傳統的60/40 股債投資組合,後者平均只能累積至76萬美元資產。至於獨孤一尾只買債的穩守派投資者,退休組合最終只得28萬美元。
不過,研究人員亦認同,採用股債混合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紓解投資者心理壓力,惟雖然股市會經濟短期大跌,但並沒有抵消長期升幅,以致長揸股票最線跑贏大市。 此外,研究亦指出,由於股票及債券往往齊上齊落,削弱了分散風險效果;反觀在地理上分散投資,可享更佳成果。研究人員甚至直言,債券對生命周期投資(life cycle investing)毫無價值。
投資界人士眾說紛紜
有傳統投資界人士對新研究所提及的全股票組合騷之以鼻,全球第三大對沖基金AQR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Clifford Asness接受Fortune訪問時直言,「單看歷史結果,然後敦促投資者『買入長線增長漲幅度最大的股票』並不是財務分析,而是指手畫腳」。
Clifford Asness認為,主張全股票投資組合的人,並沒有考慮到金融市場的風險。他主張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從「所承受風險中獲取更高回報,而不是更高的預期回報」。他又反駁,如果有部分投資者聽從《超越現狀》所言,買入更多股票,最終將會推升股價,預期回報將會下跌。
研究員對此不予苟同,稱如果所有人將退休儲蓄全數押注股市,結果可能是使「最佳組合」從100%股票變成其他資產分佈。而事實上,大多數投資者很可能不採用全股票策略,因此全股票投資者將可獲得其應有的最佳回報。
全球最大投資公司之一的Vanguard去年曾表示,預期60/40股債投資法在未來10年仍將表現強勁;BlackRock則推測60/40投資法在未來10年每年仍有平均7.5%回報,但在通脹張勁的時代,這種投資模式的吸引力難免減退。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