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相信加密貨幣的價值,近10年它已成為席捲全球及備受熱捧的資產。加密貨幣具備去中心的特質,在面世之初,無論是作為貨幣、商品,還是虛擬資產,均脫離傳統金融及證監機構管制,但隨着其規模不斷膨脹,香港以至世界各地政府,都陸逐推出加密貨幣的相關法規,以監管、限制或禁止加密貨幣的交易及使用。
港府正推進立法監管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熱潮自2010年代興起,香港政府起初並未特別在意,或採取「隻眼開隻眼閉」態度,並未將之納入監管範圍。當時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在香港僅被視作「虛擬商品」, 任何人或機構都可以自由地交易,只有消委會曾在2014年警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風險高」。
直到2017年,因應多個首次代幣發行(ICO)在香港進行,金管局卒之出手,成為首個介入加密貨幣買賣的政府部門,發聲明指任何人如買賣加密貨幣,只要有關加密貨幣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中的「證券」及「期貨」定義,交易活動都受證監會規管,而提供加密貨幣「證券」及「期貨」機構須領有牌照。
不過,由於一般買賣加密貨幣並未符合相關定義,而金管局的介入措施只針對加密貨幣證券及期貨,故對香港一般投資者影響微乎其微。
及後,港府開始推進為加密貨幣監管立法,先在2019年推出自願性參與監管試驗計劃。翌年OSL數字證券有限公司獲證監會發出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7類(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成為香港首家受證監會監管的虛擬資產平台。
2020年,政府開始諮詢全面監管證券型及非證券型代幣的交易,諮詢工作已經完成。政府擬規管的數碼資產活動包括:
- 進行虛擬資產與法定貨幣的交易
- 進行一種或多種虛擬資產互相交易
- 轉移虛擬資產
- 為虛擬資產提供託管或管理服務,或提供控制虛擬資產的工具
- 為發行虛擬資產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散戶或被拒用交易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2021年6月發表諮詢總結,建議限制虛擬資產交易所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而所謂「專業投資者」是指投資額不少於HK$800萬,儼如將小散戶拒諸門外,被業界及投資者批評門檻過高。
修訂草案料在2021/22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倘若成事,到時投資額HK$800萬以下的本地散戶或無法使用加密貨幣交易所服務,只能以場外交易模式買賣加密貨幣。
世界各地的加密貨幣監管情況
加密貨幣流通全球,惟各國政府監管鬆緊不一,根據美國國會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LOC)報告,103國政府已指示金融管理機構訂立規則,以反洗錢或反恐法名義監管加密貨幣交易及使用。
允許合法使用加密貨幣的國家
LOC指出,全國多國已允許使用加密貨幣交易,以下是部份例子:
國家及地區 | 允許使用加密貨幣狀況 |
美國 | 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於2013年發指引,定義比特幣為可兌換貨幣,能與真實貨幣有相等價值,或成為真實貨幣的替代品。提供比特幣交易及支付服務者,會被視為「金錢服務經營者」(money services bsuiness),受銀行保密法監管,經營者要向財政部註冊,只要加密貨幣交易額超過US$10,000,都須向財政部報告。 |
歐盟 | 歐盟視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為「加密資產」(crypto-assets),在歐盟使用並不違法。不過,歐洲銀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指出加密資產活動不受其控制,並繼續警告公眾及企業注意風險。2020年,歐盟委員會建議立法防止歐盟金融監管框架各自為政,並期望公眾能夠接觸及安全地使用加密貨幣。 |
加拿大 | 加拿大稅務局將比特幣視為利得稅徵稅商品,代表使用比特幣交易所產生的收入,都會被視為商業收入或資本增值。此外,加拿大視加密貨幣交易所為金錢服務供應商,受當地的反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法規管。 因此,加拿大的加密貨幣交易須向加拿大金融交易和報告分析中心(FINTRAC)註冊。 |
澳洲 | 澳洲視比特幣為可徵稅的金融資產,以加密貨幣進行交易、交換、出售、贈送、轉換為法定貨幣或用比特幣購物,都會觸發資本利得稅。 人們還需要保留加密貨幣交易記錄,以作稅收用途。 |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 薩爾瓦多是全球首個視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還推出專用的「Chivo」錢包,但由於比特幣價格波動問題難以解決,有民眾亦抱怨日常使用不便。 |
其他在監管下允許加密幣貨交易的國家還包括丹麥、法國、德國、冰島、日本、墨西哥、西班牙及英國等。
不允許使用加密貨幣的國家及地區
由於比特幣及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加上具備去中化的本質,部份國家政府憂慮可能會帶來犯毒、洗錢及恐怖主義相關威脅。LOC指出全球共有42個國家及地區「隱晦地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另外9國「絕對禁止」加密貨幣。
- 隱晦地禁止加密貨幣: 巴林、馬爾代夫、越南、津巴布韋及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加蓬、格魯吉亞、圭亞那、科威特、萊索托、利比亞、澳門等
- 絕對禁止加密貨幣:阿爾及利亞、孟加拉、中國、埃及、伊拉克、摩洛哥、尼泊爾、卡塔爾、突尼斯